定了婚出轨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在探讨订婚之后出轨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订婚”在法律上的性质。订婚,在民间通常是男女双方为了缔结婚姻,而事先达成的一种约定。它更多地是一种具有民俗性质的行为,然而,从法律层面来讲,订婚并不具有强制力,也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我国《民法典》中并没有关于订婚的相关规定,也就是说,订婚在法律上并没有赋予双方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接着说“出轨”。出轨一般是指在感情关系中违背忠诚义务,与他人发生情感或性关系。但在订婚阶段,由于双方还未进行结婚登记,尚未形成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关系。而法律所规定的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是基于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而产生的。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这里明确指出,忠实义务的主体是夫妻,而订婚双方并不属于夫妻范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单纯的订婚之后出轨,通常并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不过,在订婚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一些财产方面的问题,比如彩礼。如果因为一方订婚之后出轨导致双方最终未能结婚,那么彩礼的处理就需要依据法律规定来执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所以,如果订婚时给付了彩礼,因为出轨导致最终没结婚,给付彩礼的一方有权要求返还彩礼。 此外,如果在订婚期间,一方的出轨行为给另一方造成了名誉损害,比如恶意传播不实信息,导致对方名誉受损,那么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涉及侵犯名誉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如果被侵权人能够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并且因此遭受了损失,就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比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订婚之后出轨本身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在涉及彩礼和名誉权等方面时,可能会引发相应的法律问题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