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标的是要还的钱吗?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执行案件,法院提到了执行标的这个词。我不太明白,我这个案子是对方欠我钱没还,我申请了强制执行,这里的执行标的是不是就是对方要还给我的钱呢?我想弄清楚这个概念。
展开


执行标的是指在执行程序中,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它不仅仅局限于要还的钱。执行标的可以是财产,也可以是行为。 当涉及金钱债务纠纷时,比如民间借贷、合同欠款等案件,执行标的通常就是需要偿还的金钱数额。在这类案件中,债权人通过法律程序胜诉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债务人归还欠款,此时执行标的就是具体的欠款金额以及可能产生的利息、违约金等。这是因为金钱是一种常见的债务履行方式,法院会通过查询、冻结、划拨债务人的银行存款等方式来实现执行标的,也就是让债务人还钱给债权人。相关法律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然而,执行标的并不总是金钱。在一些案件中,执行标的可能是行为。例如,在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中,如果法院判决承租人腾退房屋,那么执行标的就是承租人腾退房屋这一行为。法院可能会通过强制搬迁等措施来实现这一执行标的。还有一些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可能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这种停止侵权的行为也是执行标的。 所以,执行标的不一定就是要还的钱,它涵盖了更广泛的范围,具体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和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