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之间虚构事实是否会构成诈骗?
我有个好友跟我虚构了一些事实,找我借了不少钱。我现在有点怀疑他是不是在骗我,但又觉得毕竟是朋友。我就想问问,在好友之间,这种虚构事实的行为在法律上会不会构成诈骗呢?我很纠结要不要去报警。
展开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诈骗罪的概念。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用欺骗手段让别人把钱心甘情愿地交出来,而且骗钱的人压根就没打算还。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判断好友之间虚构事实是否构成诈骗,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分析。一是看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好友虚构事实借钱后,把钱挥霍一空,或者用于违法活动,根本没有还款的打算,那就很可能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比如,他跟你说借钱去做生意,结果拿去赌博输光了,而且也不打算还你,这就有问题。 二是要看虚构事实的程度。如果虚构的事实是根本性的,直接影响了你是否愿意借钱给他的决定,那也符合诈骗的特征。比如,他根本没有生病,却跟你说患了重病急需钱治疗,让你出于同情借给他钱。 三是看数额是否达到标准。不同地区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可能不一样,一般来说,几千元以上就可能达到立案标准了。 所以,不能仅仅因为是好友之间虚构事实就直接认定构成诈骗,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判断。如果你怀疑好友虚构事实骗你钱,可以先和他沟通,了解他的还款意愿和能力。如果沟通后觉得确实有诈骗嫌疑,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警方来调查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