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吗?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事务时,听人提到民法有诚实信用原则。我不太确定这是不是真的,想了解一下在我国法律里,诚实信用原则到底是不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呢?它对我们平常的民事活动有啥影响呀?
展开


是的,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秉持诚实、恪守承诺,不欺诈、不隐瞒,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诚实信用原则就像是民事活动中的‘道德指南针’。比如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双方都应该如实告知对方与合同相关的重要信息,不能故意隐瞒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或者提供虚假信息误导对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也要按照约定全面、适当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我国《民法典》第七条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这一规定从法律层面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它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体系,对各类民事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无论是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还是解除,都离不开诚实信用原则的约束。 在司法实践中,当法律条文没有明确规定时,法官也会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来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合理合法。比如在一些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明显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即使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法官也可能会根据这一原则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诚实信用原则对于维护正常的民事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