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原则为什么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我在处理一起民事纠纷诉讼时,发现法院一直强调诚信原则。我不太明白,在民事诉讼里为啥诚信原则是基本原则呢?它对诉讼起到啥作用呢?我很想弄清楚这里面的道理。
展开


在民事诉讼中,诚信原则是指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和进行民事诉讼时都应当秉持诚实、守信的态度。这一原则就像是一场比赛的规则,确保整个诉讼过程公平、公正、有序地进行。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信原则。这就从法律层面上确立了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首先,诚信原则对当事人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当事人在诉讼中应当如实陈述案件事实,不能故意隐瞒或者提供虚假的证据。如果当事人违反诚信原则,进行虚假陈述、伪造证据等行为,不仅会干扰正常的诉讼秩序,还可能导致其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比如,根据相关规定,法院可以对实施虚假诉讼行为的当事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是因为只有当事人诚信参与诉讼,法院才能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做出公正的裁判。 其次,对于法院来说,诚信原则要求其公正、合理地行使审判权。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当保持中立,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裁判,不得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如果法官违反诚信原则,滥用职权,将会损害司法的公信力。 此外,诚信原则也适用于其他诉讼参与人,如证人、鉴定人等。证人应当如实作证,鉴定人应当提供客观、科学的鉴定意见。他们若违反诚信义务,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诚信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它是维护诉讼秩序、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基础,因此被确立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