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额高好还是低好?


应纳税额是指企业或个人按照税法规定,经过计算得出的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税款金额。简单来说,就是你该交给国家多少钱的税。 从企业或个人自身利益角度看,应纳税额低意味着缴纳的税款少,资金可以更多地留在自己手中,用于企业的发展、个人的消费等。这就好比你口袋里的钱,交的税少了,剩下的就多了,能有更多资金去做别的事。比如企业可以用这些钱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新产品,个人可以用于提升生活品质等。而且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降低应纳税额是被允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减税、免税。这为合理降低应纳税额提供了法律依据。 然而,应纳税额并非越低越好。如果应纳税额过低,甚至低于合理范围,可能会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面临税务风险。税务机关有权对企业或个人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会依法进行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明确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应纳税额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或个人的经营状况和社会贡献。较高的应纳税额通常意味着企业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较大的经营规模,也体现了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这在企业参与一些项目投标、争取政府扶持政策等方面可能会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不能简单地说应纳税额高好还是低好。企业和个人应该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应纳税额,既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又避免税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