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人给孩子找学校,对方收了钱没办成算诈骗吗?


在探讨托人给孩子找学校,对方收了钱却没办成事是否构成诈骗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诈骗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然后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诈骗罪,简单来说,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的手段让他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且基于这个错误认识处分自己的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诈骗罪作出了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在不同地区会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由当地司法机关确定具体标准。 接下来分析托人找学校收钱没办成事的情况。判断是否构成诈骗,关键在于收钱的人在收钱时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故意以及是否使用了欺骗手段。 如果对方在一开始就明知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帮孩子找到学校,却编造各种虚假事实,比如谎称自己和学校领导关系很好、有内部指标等,让你信以为真,从而把钱交给他,那么这种行为就很可能构成诈骗。因为他主观上有非法占有你钱财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欺骗行为,使你基于错误认识交出了钱财。例如,他根本不认识学校的任何人员,却吹嘘自己能搞定入学名额,收了钱之后随便找个借口拖延,最后事情没办成也不还钱,这种情况就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然而,如果对方确实是真心想帮你办事,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只是由于一些不可预见、不可控制的原因导致事情没有办成,而且他也愿意退还所收的费用,那么这种情况通常就不构成诈骗。比如,对方确实通过各种渠道去联系学校,也花费了一些时间和精力,但因为当年学校招生政策突然变化等原因,最终没能让孩子入学,并且主动提出退款,那么这就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 如果遇到对方收了钱没办成事的情况,你可以先尝试与对方沟通协商,要求其退还所收款项。如果对方拒绝退还,你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收条等,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安机关会根据你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如果认为构成诈骗,会依法进行立案侦查;如果不构成诈骗,你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 总之,托人找学校收钱没办成事是否构成诈骗,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关键在于收钱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是否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