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被当场抓获算盗窃吗?


在法律层面,没被当场抓获也可能构成盗窃。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把别人的东西拿走,想据为己有。这里重点在于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和秘密窃取的行为,而不是是否被当场抓住。 对于盗窃罪的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有明确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那如何判断是否构成盗窃罪呢?一是看数额。一般来说,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就属于“数额较大”。不过这个标准会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所调整。二是看行为方式。除了数额较大,多次盗窃(两年内盗窃三次以上)、入户盗窃(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扒窃(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这些情况,不论数额多少,都构成盗窃罪。 在司法实践中,即使没有被当场抓获,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就会被认定为盗窃。证据可以包括监控录像、证人证言、被盗物品的去向等。例如,商店的监控录像记录了某人在店内秘密拿走商品的过程,即使当时没有被店主发现,之后通过查看监控找到了这个人,也可以认定其构成盗窃。 所以,没被当场抓获并不影响盗窃罪的认定,关键是看是否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以及是否有足够的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