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故后先离开再返回善后算逃逸吗?
我之前开车出了事故,当时因为太害怕就直接开车走了,过了一会儿冷静下来,又返回现场处理。现在心里很忐忑,不知道我这种出事故后先离开再返回善后的情况,在法律上算不算逃逸啊?
展开


在探讨出事故后先离开再返回善后是否算逃逸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交通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出事后为了不承担责任而跑掉。 判断这种情况是否属于逃逸,关键在于离开现场的主观目的。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项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如果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因为害怕被受害者家属殴打、情绪过于紧张混乱等原因而暂时离开现场,但主观上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并且在短时间内返回现场积极处理事故、配合调查,一般不会被认定为逃逸。 然而,如果当事人离开现场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比如不想赔偿、不想接受处罚等,即便之后又返回现场,仍可能被认定为逃逸。例如,司机出事故后为了逃避酒驾检测而离开现场,几个小时后酒精代谢完了再返回,这种就大概率会被认定为逃逸。 在实际认定中,交通管理部门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包括离开的时间长短、离开期间的行为、返回现场后的表现等。若离开时间过长,且没有合理理由,即便返回,也可能被认定为逃逸。比如,司机离开现场后去销毁证据、找人顶包,之后再返回,这种明显是为了逃避责任的行为,肯定会被认定为逃逸。 所以,出事故后先离开再返回善后是否算逃逸,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具体情况,依据当事人的主观目的和客观行为等多方面来综合判断。若遇到此类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