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判缓抢劫未遂是否需要谅解书?

我之前因为抢劫但未遂被抓了,现在案子到了法院,有可能判缓刑。我想问下,在这种抢劫未遂的情况下,如果想要争取判缓刑,是不是必须要有被害人的谅解书呢?没有的话是不是就很难判缓刑了?
展开 view-more
  • #抢劫未遂
  • #判缓刑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抢劫未遂判缓刑是否需要谅解书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抢劫未遂”和“判缓刑”这两个法律概念。抢劫未遂指的是犯罪人已经着手实施抢劫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最终没有得逞。比如,正要抢劫时被警察及时赶到制止,或者被害人反抗激烈导致抢劫未能成功等情况。而判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法院对犯罪人判处一定刑罚,但在一定期限内暂不执行,如果在这段时间内犯罪人遵守相关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抢劫罪的量刑通常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等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抢劫未遂的,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参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关于缓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四个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那么,谅解书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人的犯罪行为表示谅解的书面文件。在司法实践中,谅解书是一个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如果犯罪人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说明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弥补,犯罪人的悔罪表现得到了被害人的认可,这通常会让法院认为犯罪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降低。 回到抢劫未遂判缓刑是否需要谅解书这个问题,答案是谅解书并非判缓刑的必要条件。即使没有谅解书,只要犯罪人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法院仍然可以宣告缓刑。比如,犯罪人在抢劫未遂过程中,没有使用暴力手段,情节相对较轻,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有明显的悔罪表现,并且通过其他方式积极弥补被害人的损失,即使没有取得谅解书,也有可能被判处缓刑。 然而,谅解书在争取缓刑时具有积极作用。有了谅解书,法院在量刑时会更倾向于认为犯罪人符合缓刑适用条件中的“有悔罪表现”和“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从而增加判处缓刑的可能性。所以,对于抢劫未遂想要争取缓刑的犯罪人来说,尽量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书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但不能将其视为唯一的决定因素。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