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公款私存是否违法?
我在一家公司负责财务工作,有时候为了方便,会把公司的公款存到自己私人账户里,而且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我想知道,像我这种长期公款私存的行为是不是违法的呢?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展开


长期公款私存是违法的行为。下面从法律概念、法律依据以及可能面临的后果这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首先,公款私存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的行为。这里的公款,一般是指属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所有或管理的资金。例如公司的营业收入、单位的专项经费等,这些钱都应该按照规定存放在单位的对公账户中,由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另外,《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七条也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私存私放的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还应当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长期公款私存可能会带来多方面的后果。对于单位来说,会破坏财务管理制度和财经纪律,影响单位资金的正常管理和使用,甚至可能导致资金流失。对于个人而言,一旦被发现,不仅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面临罚款等处罚,如果情节严重,达到了犯罪的标准,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如果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可能会构成挪用公款罪。 总之,长期公款私存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杜绝公款私存的现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