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外执行与缓刑有哪些区别?


监狱外执行,准确说法是监外执行,是指由于罪犯具有法律规定的某种情况而暂时变更刑罚执行场所和执行方式,在监狱外执行刑罚。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下面为您介绍两者的区别: 适用范围方面:监外执行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缓刑仅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所以,缓刑适用范围小于监外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了缓刑适用对象,明确是针对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适用条件方面:监外执行以有碍关押执行的法定情况为条件,像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而缓刑是以不致再危害社会为条件,同时需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比如,张三因身体有严重疾病,不适宜在监狱关押,就可能适用监外执行;李四犯罪情节轻且有悔罪表现,法院认为其不致再危害社会,就可能判缓刑。 执行方法方面:监外执行是在判决确定以后才适用的变通执行方法,在判决宣告和刑罚执行期间均可适用,并不具有考验期。而缓刑则是附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决刑罚的制度,在判决刑罚的同时即可宣告,并且有考验期。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 执行后果方面:适用监外执行的条件一经消失,即应收监执行,只是执行场所变化。比如,王五监外执行是因为怀孕,产后如果刑期未满,就要收监。而缓刑只有在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被发现漏罪,或者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的,才能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刑罚,除此以外不再执行原判刑罚。 总之,监外执行和缓刑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这些区别有助于司法机关根据罪犯不同情况,做出合适的刑罚执行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