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侵犯著作权?


要判断怎样才算侵犯著作权,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著作权是什么。著作权,简单来说,就是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比如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如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剽窃他人作品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等等。 从行为表现上看,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通常具有违法性。也就是说,行为人使用作品的行为没有得到著作权人的授权,或者超出了授权范围。例如,未经作者同意就将其作品上传到网络供他人免费下载,这就明显侵犯了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另外,侵犯著作权还需要有损害事实的存在。这种损害既可以是对著作权人财产上的损害,比如因为他人侵权导致自己作品的市场销售受到影响,收入减少;也可以是对著作权人人身权的损害,像作品被歪曲篡改,影响了作者的声誉。 在判断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时,还需要考虑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仍然实施该行为;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侵犯他人著作权,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了但轻信能够避免。 总之,判断是否侵犯著作权要综合考虑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是否造成了损害事实以及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发现自己的著作权可能被侵犯,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