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受理就是成功了吗,为什么?
我申请了一项专利,收到了受理通知,我以为这就代表专利申请成功了,可朋友说受理不意味着成功。我不太明白,想知道专利受理到底是不是就成功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开


专利受理并不意味着专利申请成功。下面为你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专利受理的概念。专利受理是指专利局收到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后,对文件进行形式审查,确认申请文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如果申请文件符合基本的形式要求,专利局就会发出受理通知书,表明已经接受了该专利申请。这仅仅是专利申请流程的第一步,就好比你向法院提交了一份诉讼材料,法院收下材料并给你一个接收凭证,并不代表你的诉讼请求一定会得到支持。 依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专利申请需要经过多个审查环节。对于发明专利,除了形式审查外,还需要进行实质审查。实质审查主要是审查发明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只有通过实质审查,才能授予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虽然不需要进行实质审查,但也会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其是否符合专利法的相关规定。 在审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导致专利申请不通过的情况。比如,申请的专利缺乏新颖性,即该技术在申请日之前已经被公开;或者发明创造不具有创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没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又或者申请文件撰写不规范,无法准确表达发明创造的内容等。 综上所述,专利受理只是专利申请的开始,后续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只有在满足专利法规定的所有条件后,才能获得专利授权,即专利申请成功。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专利受理就是成功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