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调解是在立案前还是立案后?
我和别人有个纠纷,想着先通过调解解决,听说有诉前调解,但不清楚这个诉前调解到底是在立案之前进行,还是立案之后进行呢?我想知道具体的时间节点,这样我也好安排后续的事情。
展开


诉前调解,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在正式提起诉讼之前进行的调解工作。它是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目的是在进入正式司法程序之前,尝试通过协商和调解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从时间节点上来说,诉前调解是在立案之前进行的。当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法院并不会马上对案件进行立案,而是会先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接受诉前调解。如果当事人同意,法院就会将案件转至诉前调解程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特邀调解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在登记立案前委派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有关组织进行调解;也可以在登记立案后、案件审理过程中委托有关组织进行调解。这里的“登记立案前委派调解”就是我们所说的诉前调解。这种安排的好处是,能够让纠纷在早期得到解决,避免了正式诉讼程序的繁琐和时间成本,也有助于缓解法院的案件压力。 在诉前调解阶段,会有专门的调解员介入,他们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和协商,帮助双方寻找解决纠纷的方案。如果调解成功,双方会达成调解协议,这个协议具有合同效力,双方都需要遵守。如果调解不成功,案件就会进入正式的立案和诉讼程序。所以,诉前调解是明确在立案之前开展的一项纠纷解决工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