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欺诈是否违反了广告法?
我在一家商店看到商品广告宣传的价格很便宜,就买了。可后来发现实际价格和宣传有出入,感觉像是遭遇了价格欺诈。我想知道这种商家的价格欺诈行为是不是违反了广告法呢?
展开


价格欺诈是否违反广告法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下面为你详细解读。 首先,我们来明确价格欺诈和《广告法》的相关概念。价格欺诈,简单来说,就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而《广告法》是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其中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比如,商家在广告中故意标低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但实际结算时却以高价收费,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虚假广告。因为它通过虚假的价格信息,误导了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如果商家的价格欺诈行为是以广告的形式呈现,并且符合《广告法》中关于虚假广告的定义,那么就违反了《广告法》。 同时,《价格法》也对价格欺诈行为作出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有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这意味着,价格欺诈行为首先违反了《价格法》。当这种价格欺诈行为通过广告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同时违反了《广告法》。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遭遇了价格欺诈的广告,可以根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要求广告主承担民事责任。同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会对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总之,价格欺诈行为如果通过广告的形式实施,且符合虚假广告的构成要件,就违反了《广告法》。消费者在遇到此类情况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