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假冒商品未销售是否算侵权?

我家里被查到有一批假冒商品,但还没来得及销售,现在相关部门说我这算侵权,要处罚我。我不太理解,东西都没卖出去,也没给别人造成实际损失,这怎么就算侵权了呢?我想知道法律上对于这种未销售的假冒商品是怎么认定的。
展开 view-more
  • #商标侵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层面,假冒商品即使未销售,通常也会被认定为侵权行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侵权。侵权简单来说,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在知识产权领域,假冒商品侵犯的是商标权人的商标专用权。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独占使用权、许可使用权、禁止他人使用权等。当有人制造假冒商品时,即使这些商品还没有进入市场销售,也已经对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潜在威胁。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虽然该条文中没有明确提及未销售的假冒商品,但制造假冒商品的行为本质上已经违反了第一款的规定。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对假冒注册商标等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作出了规定。即使假冒商品未销售,但如果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也可能构成犯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这里的非法经营数额不仅包括已销售的部分,也包括未销售的商品价值。 从立法目的来看,法律之所以将未销售的假冒商品认定为侵权,是为了从源头上打击侵权行为,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如果只有在假冒商品销售出去后才认定为侵权,那么商标权人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而且侵权行为也会更加难以控制。 综上所述,假冒商品未销售也算侵权。这种侵权行为不仅违反了商标法,还可能触犯刑法。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尊重知识产权,避免制造和销售假冒商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