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居间合同是否有效?


主播居间合同是否有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下面为你详细分析合同有效的条件以及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居间合同。简单来说,居间合同就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在主播居间合同里,通常是居间方为主播提供直播合作的机会,主播在促成合作后支付相应报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对于主播居间合同而言,如果合同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都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比如主播和居间方都是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的自然人或者是依法成立的法人。并且双方签订合同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比如居间方没有故意夸大合作机会的价值,主播也没有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同时,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比如合同中没有约定一些违法违规的直播内容,像传播色情、暴力等信息,那么这个主播居间合同一般就是有效的。 然而,如果存在以下情形,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签订合同的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那么合同就是无效的。另外,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比如逃避税收、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或者违背了公序良俗,比如有违背公序良俗的直播要求,那么合同也会被认定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主播和居间方恶意串通,损害第三方的利益,比如故意抬高分成价格损害品牌方的利益,合同同样无效。 所以,判断主播居间合同是否有效,要综合考虑合同签订的主体、意思表示、合同内容等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