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识别号就是营业执照号吗?
我在处理一些税务相关事务时,对纳税人识别号和营业执照号有点搞不清。不知道这两个号是不是一样的,要是不一样,它们又有啥区别呢?我很担心在填写信息的时候填错,影响办事进度,所以想弄明白这个问题。
展开


纳税人识别号和营业执照号并不完全等同,但在“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之后,二者存在一定关联。 纳税人识别号,简单来说,它是税务部门给企业、单位和个人等纳税人编制的一个唯一的识别代码,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号一样,主要用于税务管理方面,方便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管理和统计。 营业执照号,是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时获得的编号,用来证明企业合法经营的身份。 在“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之前,纳税人识别号和营业执照号是不同的编号。但改革之后,新办理的营业执照上加载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同时承担了纳税人识别号的功能。也就是说,现在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营业执照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是纳税人识别号。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规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新设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后,无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企业办理涉税事宜时,在完成补充信息采集后,凭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可代替税务登记证使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