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对人数是否有限制?


非法集资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指的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的行为。 对于非法集资是否对人数有限制这一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非法集资行为如果要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就达到了立案追诉的标准之一。这意味着,人数是判断非法集资是否构成犯罪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三十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一百五十人以上的;(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人数并不是认定非法集资的唯一标准。即使人数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如果吸收的金额巨大,或者给存款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以及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等,同样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犯罪。此外,非法集资的认定还需要综合考虑行为是否具有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等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提高警惕,增强风险意识,避免参与到非法集资活动中。如果发现疑似非法集资的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