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报警有时间限制吗?
前几天我开车和另一辆车发生了点小刮擦,当时觉得问题不大就没报警。现在对方又想扯皮,我打算报警处理,不知道现在报警还行不行,交通事故报警有时间限制吗?
展开


交通事故报警是没有明确的时限规定的。也就是说,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不管过了多久,当事人都可以选择报警。 不过,及时报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及时报警能让交警快速到达事故现场,他们可以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勘查,比如车辆的位置、刹车痕迹、碰撞碎片等,还能对事故相关人员和证人进行询问,这些第一手的信息对于准确认定事故责任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报警不及时,事故现场可能会遭到破坏,证据也可能会灭失,这样就会给交警认定事故责任带来困难。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所以,要是发生了交通事故,最好尽快报警,以便交警能更好地处理事故,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及时报警,之后报警时也要尽可能向交警提供详细的事故情况,协助交警开展调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