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单方面签订合同在法律上是否成立?


在探讨双方单方面签订合同在法律上是否成立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合同成立的基本概念。合同的成立,通俗来讲,就是双方就某件事情达成了一致的意愿,并且用书面或者口头等方式确定下来。从法律层面来说,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而合同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意思表示一致指的是双方对于合同的主要条款,比如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都达成了共识。当一方单方面签订合同时,通常意味着另一方并没有作出相应的同意的意思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如果只有一方签字,而另一方没有签字、盖章或者按指印,并且也没有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那么从一般情况来看,这个合同是不成立的。因为缺乏双方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这一关键要素。然而,如果出现一方虽然没有签字,但是已经履行了合同的主要义务,并且对方也接受了这种履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会认为合同已经成立。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虽然没有在合同上签字,但是已经将货物交付给了买方,买方也接收了货物,那么就可以认定合同成立。综上所述,双方单方面签订的合同一般情况下在法律上是不成立的,但存在一方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这种特殊情况会导致合同成立。所以,当遇到单方面签订合同的情况时,要根据具体的事实和证据来判断合同是否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