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欠条用假名字属于诈骗行为吗?
我之前借了一笔钱给别人,当时对方写的欠条上名字感觉怪怪的,后来我才发现那是个假名字。现在对方一直拖着不还钱,我就想知道这种写欠条用假名字的情况,在法律上算不算是诈骗啊?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呢?
展开


写欠条用假名字不一定属于诈骗。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诈骗,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从法律规定来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中,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如果借款人在写欠条时用假名字,但本身有还款意愿,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暂时无法偿还,那么一般不构成诈骗,这更多属于民事借贷纠纷,出借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还款。 然而,如果借款人从一开始就以非法占有借款为目的,使用假名字打欠条,借款到期后又拒不还款,同时借款数额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那么这种行为很可能被认定为诈骗。比如,张三故意用假名字向李四借款五万元,借款到期后玩失踪,李四多方寻找无果,这种情况张三就可能涉嫌诈骗。 在实践中,法院判断是否构成诈骗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如借款时的沟通情况、借款用途、还款能力和还款态度等证据来综合判定。 如果一方以欺诈的手段使另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向法院申请撤销 。即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总之,写欠条用假名字不能简单认定为诈骗,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当遇到这种情况无法判断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或寻求警方帮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