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正当防卫的对象有哪些问题?

我跟人起了冲突,对方先动手,我想反击保护自己,但又怕弄不清正当防卫的对象范围,不小心就成了违法。我想知道正当防卫时针对的对象有啥规定,是不是只能针对实施侵害的那个人,要是误伤到旁人会怎样,很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超出正当防卫界限。
展开 view-more
  • #正当防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时,可不必承担刑事责任。这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目的在于鼓励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合法权益。 正当防卫的对象具有特定性,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这是因为正当防卫的目的是制止不法侵害,只有对实施侵害行为的人采取措施,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如果防卫行为针对的不是不法侵害人,那就无法起到制止侵害的作用,也就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文清晰地表明了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对象是实施不法侵害的人。 举例来说,如果甲对乙实施殴打,乙为了保护自己,只能对甲进行反击以制止其侵害行为。若乙在反击过程中,故意将甲的无辜朋友丙打伤,那么乙针对丙的行为就不属于正当防卫。因为丙并没有实施不法侵害,乙对丙的伤害行为无法起到制止甲侵害的作用。 在实践中,有时可能会出现误将第三人当作不法侵害人进行防卫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构成过失犯罪或者意外事件。如果防卫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第三人造成损害,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从而导致第三人受到损害,可能构成过失犯罪。如果防卫人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对第三人造成损害,那么就可能属于意外事件,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总之,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对象,严格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防卫行为,是正确运用正当防卫制度的关键。同时,在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况时,要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事实进行综合判断,确保自己的行为既能够有效保护合法权益,又不会超出法律的界限。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