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认购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购房过程中,认购书是很常见的文件,它是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就房屋买卖初步达成的一种协议。以下是签订认购书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 首先,要明确认购书的性质。认购书本质上是一种预约合同,它约定了双方在未来某个时间签订正式购房合同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五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构成预约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约定的订立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也就是说,如果一方违反认购书的约定,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 其次,注意认购书中的基本条款。认购书里通常会包含房屋的基本信息,如房屋位置、面积、户型等。面积方面要明确是建筑面积、套内面积还是公摊面积,不同的面积概念可能会对房价产生影响。同时,房价及付款方式也必须清晰明确。房价是否包含各种税费,付款是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还是贷款付款,贷款的首付比例、贷款额度等都要在认购书中写清楚。 再者,关于定金条款需格外谨慎。定金是认购书中常见的一项内容,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如果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后反悔不想买房,定金可能会被开发商没收;而如果是开发商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所以在支付定金前,一定要确保自己对房屋各方面都满意,并且有能力按照认购书的约定继续履行。 另外,要注意认购书的签订时间和签订条件。有些开发商可能会在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与购房者签订认购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所以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前,要确认开发商是否已经取得合法的销售资格。 最后,签订认购书前要仔细阅读条款,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要求开发商解释清楚。如果对某些条款不满意,可以与开发商协商修改。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签订认购书是购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谨慎对待才能避免后续不必要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