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争议处理有哪些疑难问题?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和公司产生了劳动纠纷。现在处理这个事感觉好难,遇到了好多搞不懂的状况。比如赔偿金额怎么算,证据要怎么收集才有效之类的。我想知道劳动争议处理一般都有哪些疑难问题,好让我心里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劳动争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疑难问题,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劳动关系的认定问题。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义务的基础。在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责任,会与劳动者签订名为合作协议、劳务协议等,但实际上符合劳动关系特征的合同。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然而,对于一些灵活用工模式,如共享用工、平台用工等,劳动关系的认定就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其次是劳动报酬的计算和支付问题。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常见的疑难问题包括加班工资的计算、绩效奖金的发放、工资的扣减等。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但在实际操作中,加班时间的认定、工资基数的确定等都容易引发争议。 再者是证据的收集和采信问题。在劳动争议处理中,证据是关键。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证据收集方面存在困难。比如,用人单位掌握着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重要证据,但可能不愿意提供。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然而,劳动者如何证明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以及用人单位不提供证据时如何认定事实等,都是实践中的难题。 另外,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适用问题也较为复杂。经济补偿和赔偿金是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向劳动者支付的费用。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等。而赔偿金则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支付的。两者的适用条件、计算标准不同,在实践中容易混淆。 最后,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衔接问题也不容忽视。劳动争议处理一般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程序。各个程序之间的衔接不畅,会导致争议处理周期过长,增加当事人的成本。例如,仲裁裁决作出后,一方当事人不服向法院起诉,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能会对仲裁裁决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进行重新审查,这就可能导致仲裁程序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总之,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疑难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