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款被老人冒领,是否构成自然人诈骗罪?
我家这边土地被征收,有补偿款。结果发现有个老人冒领了本应属 于我家的补偿款。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想知道这老人的行为从法律上来说,会不会构成自然人诈骗罪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简单来说就是有人通过欺骗手段,让别人把钱或者财物交给他,而且他是故意这么做,想把这些财物据为己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接下来分析老人冒领征地补偿款的情况。如果老人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虚构自己有权领取这笔补偿款的事实,从而成功冒领了款项,那么其行为符合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的特征。
判断是否构成犯罪,还需要考虑数额是否达到较大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不同地区对于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就可能被认定为数额较大。
此外,还要看老人的主观故意。如果老人是因为误解、认知错误等非故意的原因而领取了补偿款,可能不构成诈骗罪,但可能需要承担返还不当得利的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 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所以,老人冒领征地补偿款是否构成自然人诈骗罪,要综合考虑其主观故意、行为方式以及涉及的数额等多方面因素。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老人是故意冒领且数额达到标准,就可能构成诈骗罪;反之,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可能不构成犯罪,但仍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儿子死在爸妈前面,儿媳是否有继承权?
夫妻离婚后,想要去掉房产证上一个人的名字该怎么办理?
怎么向法院起诉离婚?
离婚起诉律师费一般要多少钱?
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它在中国金融体系中有什么作用?
失业险怎么领取,需要什么条件?
不带安全带扣几分、罚多少钱?
牙冠是否属于报销范围?
投诉美容院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欠款多少金额可以向法院起诉?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课税单位现状如何?
个人如何进行免费法律援助咨询?
未成年犯罪如何取保候审?
校车逆行时小轿车不让是否会扣分?
怎样分割房屋遗产?
认购书的法律效应有哪些?
股东大会是否能取消股东资格?
商标续展是什么意思?
不计免赔条款具有怎样的法律效力?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