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出口退税罪相关法律条文有哪些?


骗取出口退税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它损害了国家的税收利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与之相关的法律条文。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刑事法律,其中对骗取出口退税罪有明确规定。《刑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里所说的“假报出口”,就是指行为人虚构已税货物出口的事实;“其他欺骗手段”则是除了假报出口之外的其他骗取出口退税的方法。 此外,对于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的是逃税罪。也就是说,如果纳税人先交了一部分税,然后又用欺骗手段把这部分税骗回来,就按照逃税罪处理;要是骗回来的钱比交的税还多,多出来的部分就按照骗取出口退税罪来处理。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也涉及到骗取出口退税罪的相关内容。该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这意味着,一旦被认定为骗取出口退税,不仅要面临刑事处罚,还会受到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骗取出口退税罪的认定和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比如,骗取出口退税的数额大小、是否存在多次作案、是否造成了国家税收的重大损失等,都会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因此,我们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任何形式的骗取出口退税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