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行伤残鉴定就起诉,法律如何提供救济?
我遇到了人身损害的情况,本想直接起诉对方赔偿,没打算做伤残鉴定。但又担心不做鉴定直接起诉会有问题,想了解在不做伤残鉴定就起诉的情况下,法律会怎么保障我的权益,能提供哪些救济措施。
展开


在不进行伤残鉴定就起诉的情况下,法律也有相应的救济途径,以下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伤残鉴定的意义。伤残鉴定是确定受害人伤残程度的一种评估方式,它对于计算赔偿数额至关重要。例如,伤残等级不同,赔偿的金额和项目也会有所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有权利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即使没有进行伤残鉴定,只要能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自己受到了损害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可以启动诉讼程序。比如,您在工作中被机器弄伤,有医院的诊断证明、现场的证人证言等,就可以向法院起诉。在诉讼过程中,如果没有伤残鉴定,法院会根据现有的证据来审理案件。如果证据足以证明您的损失,法院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判决侵权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可能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实际发生的费用。然而,如果涉及到残疾赔偿金等与伤残程度相关的赔偿,没有伤残鉴定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不过,在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在举证期限内申请进行伤残鉴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申请鉴定,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如果法院准许,会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后,再根据鉴定结论确定赔偿数额。此外,如果因为客观原因无法进行伤残鉴定,法院也会综合考虑其他证据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赔偿数额。比如,虽然无法确定具体的伤残等级,但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劳动能力下降,法院会酌情判决赔偿相应的损失。总之,不进行伤残鉴定就起诉,法律依然会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合理的程序和证据审查来确定赔偿责任。但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进行伤残鉴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