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是按周岁还是虚岁计算年龄?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年龄的法律事务时,搞不清法律上到底是按周岁还是虚岁来算年龄。比如在刑事责任年龄、民事行为能力这些方面,到底依据哪个年龄计算很让我困惑,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年龄的计算标准是周岁,而非虚岁。周岁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年龄计算方式,它是指从出生起,每过一个公历生日就长一岁。简单来说,周岁计算的是一个人实际存活的时间长度。 而虚岁是中国传统的计龄方式,出生时即为一岁,每过一个农历新年增加一岁。虚岁更多地是基于传统习俗和文化观念。 法律之所以采用周岁作为年龄计算标准,是因为周岁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有助于在法律事务中作出更合理、公正的判断。 许多重要的法律规定都以周岁为依据。例如,在刑事责任能力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里的“周岁”就是以生日为节点来确定是否达到相应的年龄。 在民事行为能力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里的“成年人”指的是年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同样是以周岁来计算。 再比如,在婚姻登记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这也是按照周岁来确定法定结婚年龄。 综上所述,无论是刑事法律、民事法律还是其他法律领域,在涉及年龄的规定和判断时,都是以周岁作为计算标准的。所以,当我们在处理法律事务时,要准确按照周岁来确定相关年龄界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