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公平原则适用的前提有哪些法律依据?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事务时,涉及到公平原则的运用。但不太清楚公平原则适用的前提到底有哪些法律依据,想明确一下,这样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更好地判断是否适用公平原则,避免自己的权益受损,也能在必要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view-more
  • #公平原则
  • #法律依据
  • #民法适用
  • #合同公平
  • #侵权公平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公平原则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它要求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简单来说,就是在民事交往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合理分配,不能一方特别占便宜,另一方特别吃亏。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多处体现了公平原则适用的前提相关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条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一条文直接确立了公平原则在民事活动中的基础地位,意味着在各种民事交易、合作等行为中,都要以公平为准则来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此外,在一些具体的合同编条款中也体现了公平原则适用的前提。比如,《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如果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该格式条款无效。这就表明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如果要适用公平原则,前提是要保证合同条款的制定和履行符合公平的要求,不能利用格式条款损害对方利益。 在侵权责任编中,公平原则也有重要体现。《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这里适用公平原则的前提是双方对损害发生都无过错,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公平的考量,由双方分担损失,避免让受害人独自承担全部损失,体现了法律对各方利益的平衡保护。总之,公平原则贯穿于民法典的各个部分,在不同的法律场景中,适用公平原则都有其相应的前提条件和法律依据。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