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有效承诺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写了一份承诺书,承诺会履行一些事项,但是不确定这份承诺书是否有效。我想知道在法律上,一份有效的承诺书依据的是什么法律规定,怎样的承诺书才具有法律效力,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有效承诺
  • #承诺书效力
  • #民法典
  • #法律依据
  • #民事行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承诺书在法律上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合同或者单方允诺行为。当一个人做出承诺书,就相当于向对方表达了自己愿意按照承诺内容履行义务的意愿。如果对方接受了这个承诺,在一定情况下就形成了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处理这类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其中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也就是说,要使承诺书有效,做出承诺的人得是有能力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比如精神正常、达到一定年龄等。而且承诺的内容必须是其真实想法,不能是被强迫或者欺骗下做出的。同时,承诺的事情不能违反法律规定,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德和善良风俗。 此外,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承诺书一般以书面形式呈现,如果符合上述规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当承诺书符合这些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它就可以像合同一样,约束承诺人履行自己的承诺。如果承诺人不履行,接受承诺的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其履行或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