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财产平分怎么写才具有法律效力?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平分的条款若要具备法律效力,需要在内容、形式以及订立过程等方面满足一定条件。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协议内容要明确具体。所谓明确具体,就是要清楚列出夫妻双方的所有共同财产,不能有模糊不清的表述。比如,对于房产,要写明房屋的具体地址、产权证书编号等;对于车辆,要写清车辆的品牌、型号、车牌号等信息。同时,要清晰地约定这些财产如何平分。比如,是一方获得房产,同时给予另一方相应的现金补偿,还是将房产出售后平分所得款项等。这是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等条款。离婚协议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也需要满足这些基本要求,内容明确具体才能确保双方的权利义务清晰。 其次,协议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这意味着在财产平分的约定中,不能试图逃避债务或者通过不正当手段转移财产。比如,夫妻双方不能为了逃避共同债务,而在离婚协议中故意将财产全部归一方所有,使债权人的利益受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所以,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平分条款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约定。 再者,协议必须是夫妻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也就是说,双方是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财产平分协议,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如果一方是在被胁迫的情况下签订了离婚协议,那么受胁迫的一方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协议。为了证明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在签订协议时,最好有第三方见证或者进行公证。 最后,协议的形式要符合法律要求。离婚协议一般需要采用书面形式,双方签字并注明日期。并且,在办理离婚登记时,需要将离婚协议提交给婚姻登记机关备案。只有完成离婚登记,离婚协议才会生效。 总之,要使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平分条款有效,需要在内容、合法性、意思表示以及形式等方面都符合法律规定。如有必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