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喝死人的法律赔偿标准是什么?


在探讨喝酒喝死人的法律赔偿标准之前,我们先了解几个相关的法律概念。一般来说,在饮酒过程中,如果有人因为其他人的过错行为导致死亡,那么过错方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在法律上属于侵权责任。侵权责任就是一个人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需要对损害后果进行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具体到喝酒喝死人的情况,以下几种情形可能涉及赔偿责任: 首先是强迫性劝酒。比如用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如果导致他人死亡,劝酒者就存在明显过错,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例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不适合饮酒,像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仍然劝酒,从而诱发疾病导致死亡,劝酒者也应承担责任。 再者是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在此期间发生意外导致死亡,酒友要承担一定责任。 还有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如果酒友知道饮酒者要驾车还不进行劝阻,最终导致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酒友也需承担相应责任。 关于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此外,还可能涉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具体数额由法院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