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不能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结果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没办法履行了。我想知道这种合同履行不能的情况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呢?我会不会要承担赔偿责任之类的,心里特别没底,希望能有专业解答。
展开


合同履行不能是指由于某些原因,使得合同一方或双方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完成履行义务。简单来说,就是签了合同但做不到合同里规定的事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履行不能的法律后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如果是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不能,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这里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比如自然灾害、战争等。例如,因为地震导致房屋毁坏,使得房屋租赁合同无法履行,这种情况下,房东和租客都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若是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合同履行不能,那么该方当事人要承担违约责任。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比如,卖家故意将已经卖给他人的货物又与买家签订买卖合同,导致无法向买家交付货物,卖家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可能要返还买家已支付的款项并赔偿买家因此遭受的损失。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合同履行不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依法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处理。例如,供应商因第三方运输公司的原因未能按时向采购商交付货物,供应商仍需向采购商承担违约责任,之后再根据与运输公司的约定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 合同履行不能的法律后果主要围绕着责任承担展开,关键在于判断导致履行不能的原因,进而依据法律规定确定是部分或全部免责,还是承担违约责任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