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书的法律效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调解书是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经法院确认后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下面从不同方面为你详细讲解其法律效力。 首先,确定权利义务关系。调解书一旦生效,就明确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这意味着双方在调解书中所达成的约定具有确定性,双方都要按照约定行事。比如在合同纠纷调解中,调解书明确了一方需要在某个时间内支付给另一方一定金额的货款,那么支付货款的一方就有义务按照这个约定履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这就从法律层面赋予了调解书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效力。 其次,结束诉讼程序。调解书生效后,就标志着诉讼程序的终结。双方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再向法院提起相同的诉讼。这是为了避免当事人反复诉讼,浪费司法资源。比如在离婚纠纷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由法院出具调解书后,就不能再以同样的事实和理由向法院再次提起离婚诉讼。这体现了调解书在诉讼程序上的终结效力。 再者,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中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根据调解书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迫使不履行义务的一方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生效的法律文书一样,具有强制执行力,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具有证据效力。调解书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的书面证明,在后续可能涉及的其他法律事务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比如在商业合作纠纷调解后,调解书可以作为双方曾经就合作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的证据,在其他相关的法律事务中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调解书具有确定权利义务、结束诉讼程序、强制执行力和证据效力等多方面的法律效力,对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司法秩序起着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