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核准追诉追求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我不太明白在法律上对未成年人核准追诉到底是为了追求什么样的效果。我身边有涉及未成年人犯罪被核准追诉的情况,想知道这背后法律这么规定是想达到什么目的,是单纯的惩罚,还是有其他方面的考量呢?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犯罪
  • #核准追诉
  • #法律效果
  • #刑法规定
  • #教育矫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未成年核准追诉追求的法律效果是多方面的,有着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社会价值。 从维护法律权威和公正的角度来看,核准追诉未成年人犯罪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无论犯罪主体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只要其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法律公正性的基本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表明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法律不会因其年龄而免除其应承担的责任,从而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从预防犯罪的角度而言,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核准追诉具有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双重效果。特殊预防是指通过对实施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追诉和处罚,使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和法律后果,从而避免其再次犯罪。一般预防则是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向社会传递一种信号,即任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此来警示其他未成年人,减少潜在的犯罪行为。这种预防机制有助于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层面来说,当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严重危害到社会秩序、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时,对其进行核准追诉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犯罪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直接的伤害,也对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公众的安全感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依法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追诉,可以及时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稳定。 从教育和矫正的角度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核准追诉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惩罚。法律在追究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也注重对其进行教育和矫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当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通过适当的刑罚和教育措施,帮助未成年人认识错误,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这种教育和矫正的过程有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健康成长。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