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遗赠是指自然人通过设立遗嘱把遗产的全部或一部分无偿赠给国家、社会组织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并在死后生效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遗赠具有的法律特征: 首先,遗赠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这意味着只要遗赠人作出了遗赠的意思表示,不需要征得受遗赠人的同意,遗赠就成立了。比如,张大爷立下遗嘱,将自己的一幅字画遗赠给朋友李叔叔,这个行为不需要李叔叔提前知道或者同意,张大爷自己作出决定就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其次,遗赠是死后生效的法律行为。遗赠虽然是遗赠人生前作出的意思表示,但只有在遗赠人死亡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还是以张大爷为例,在张大爷在世时,李叔叔并不能实际取得那幅字画,只有张大爷去世后,这个遗赠才开始生效,李叔叔才有可能获得这幅字画。 再者,受遗赠人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法定继承人是指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而受遗赠人可以是国家、集体组织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自然人。例如,王奶奶立遗嘱将自己的积蓄遗赠给当地的养老院,养老院就属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符合受遗赠人的条件。 另外,遗赠是无偿给予财产的行为。遗赠人给予受遗赠人的财产是无偿的,受遗赠人不需要支付相应的对价。也就是说,受遗赠人接受遗赠财产时,不用像买卖那样付出金钱等代价。 最后,受遗赠人有明确的表示接受或放弃的要求。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比如,赵先生得知自己被遗赠了一套房产,他必须在六十天内明确表示接受或者放弃,如果他一直不表态,就会被视为放弃接受这套房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