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虚假宣传行为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我开了一家小公司,最近竞争对手老是在宣传上夸大其产品功效,感觉是虚假宣传。我想了解下虚假宣传行为在法律上有哪些特征,这样我也能判断他们是不是真的违法了,好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view-more
  • #虚假宣传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以下将详细介绍其法律特征。 首先,虚假宣传的主体通常是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这里的经营者涵盖了一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例如街边的小商贩、大型的企业集团等,只要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而进行宣传活动的,都可能成为虚假宣传行为的主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而虚假宣传显然违背了这些原则。 其次,虚假宣传具有虚假性和误导性。虚假性是指宣传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比如商家宣传某款保健品具有治疗癌症的功效,但实际上该保健品只是普通的营养补充剂,根本不具备治疗癌症的作用。误导性则是指宣传内容可能使消费者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即使宣传内容在字面上可能是真实的,但如果通过暗示、省略等方式让消费者产生了与事实不符的理解,也属于误导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再者,虚假宣传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经营者通过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购买其商品或接受其服务,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这种不正当利益的获取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最后,虚假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方式包括广告宣传、现场演示、产品说明书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宣传也成为虚假宣传的重灾区,如网络广告、社交媒体推广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只要符合虚假宣传的特征,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