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恢复原状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租了一套房子,合同快到期了,房东要求我把房子恢复原状。我不太清楚这方面的法律规定,比如哪些情况需要恢复原状,恢复到什么程度算符合要求等,想了解下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展开


在房屋租赁关系中,恢复原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所谓恢复原状,简单来说,就是要让房屋恢复到租赁开始时的状态,但前提是这种恢复是合理的,要考虑正常使用导致的磨损等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四条规定,承租人应当妥善保管租赁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赁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就意味着,如果是因为承租人保管不善,比如故意损坏房屋设施、进行了不合理的装修改造等,导致房屋状态与租赁开始时相比有了较大变化,那么承租人就有义务恢复原状。 第七百一十五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对租赁物进行改善或者增设他物。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对租赁物进行改善或者增设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请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也就是说,如果承租人未经房东同意就对房屋进行了改动,房东有权要求恢复原状。 不过,对于正常使用造成的房屋损耗,承租人一般不需要承担恢复原状的责任。比如,家具的正常磨损、墙面因为自然老化而出现的轻微变色等,这些都属于正常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双方对于是否需要恢复原状以及恢复的程度存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