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效判决书的效力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之前打了一场官司,判决书已经下来一段时间了。我不太清楚这个生效的判决书具体有啥效力,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是对方就必须按照判决执行吗?要是对方不执行又该咋办?我想了解下关于生效判决书效力的详细法律规定。
展开


生效判决书的效力是指法院作出的判决文书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所具有的法律强制力和权威性。下面从不同方面为您详细介绍生效判决书的效力及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是拘束力。拘束力主要针对的是法院自身,一旦判决书生效,法院就不能随意改变该判决。这是为了保证司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避免司法的随意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精神,法院要维护自己作出的生效裁判的确定性。比如,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该法院不能自行撤销或变更该判决,除非是通过法定的再审程序。 其次是既判力。既判力意味着对于已经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事实和法律关系,当事人不能再就同一事项向法院重新起诉,法院也不会再次审理。这是为了避免当事人反复缠诉,提高司法效率,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例如,甲起诉乙要求偿还借款,法院判决乙偿还,该判决生效后,甲就不能再以同一笔借款为由再次起诉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规定,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一定条件的,构成重复起诉,法院不予受理。 再者是执行力。如果生效判决确定了一方当事人的义务,而该当事人不履行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