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房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我买了套按揭房,现在对它的产权归属、后续买卖等方面不太清楚。比如我还在还贷款,这房子算我的吗?要是想卖掉又有哪些法律限制和手续呢?希望了解下按揭房在法律上的相关规定。
展开


在法律层面,按揭房涉及诸多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按揭房的概念。按揭房是指购房者以所购住房做抵押,并由其所购买住房的房地产企业提供阶段性担保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房子。简单来说,就是你向银行贷款买了房子,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在还清贷款前,房子处于一种受限的状态。从产权归属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虽然购房者在贷款未还清前,房子处于抵押状态,但只要完成了房屋产权登记,购房者就是法律意义上的房屋所有权人。不过,由于房子抵押给了银行,购房者在行使所有权时会受到一定限制。例如,在出售按揭房方面,《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这意味着,原则上按揭房是可以转让的,但需要通知银行。如果银行与购房者在贷款合同中有关于转让房屋的特别约定,那么就需要按照约定来执行。一般情况下,在转让按揭房时,通常需要先还清银行贷款,解除抵押,才能办理过户手续。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转按揭,即把房屋的贷款转到购房者身上。不过,目前很多银行对转按揭业务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不是所有情况都能办理。此外,在租赁按揭房时,也需要注意相关法律问题。根据“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如果在抵押前已经出租,那么即使房屋被转让,原租赁合同仍然有效。但如果是在抵押后出租,抵押权实现时,租赁合同对受让人不具有约束力。总之,按揭房在产权归属、买卖、租赁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购房者在处理按揭房相关事务时,一定要了解这些规定,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