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下面我们详细来看虚假宣传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 首先是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因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因为商家的虚假宣传而购买了商品或者接受了服务,并且因此遭受了经济损失,那么商家需要对这些损失进行赔偿。例如,消费者购买到的商品与宣传的质量、性能等不符,商家就需要退还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费用,并且赔偿消费者因此遭受的其他损失,像运输费、误工费等。 其次是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也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最后是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如果虚假宣传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比如虚假广告罪,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通常包括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重大的财产损失、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等情况。 综上所述,虚假宣传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多方面的,商家应该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避免因虚假宣传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