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胁迫唆使他人实施相关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我遇到了件闹心事儿,有个公职人员胁迫我去做一些事情,我心里特别不情愿,又怕不做会有麻烦。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这个公职人员会面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我又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展开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公职人员胁迫、唆使他人实施相关行为的概念。胁迫就是通过威胁、逼迫等手段,让他人不得不去做某件事;唆使则是诱导、挑动他人去实施行为。 从民事法律角度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如果公职人员胁迫、唆使他人实施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民事权益的损害,比如财产损失等,那么该公职人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这就好比有人被胁迫签订了一份不公平的合同,被胁迫的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让合同无效,并且要求胁迫者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 在刑事法律方面,若公职人员胁迫、唆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例如,公职人员胁迫、唆使他人去盗窃,那么他就可能构成盗窃罪的教唆犯,要和实施盗窃行为的人一起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另外,从行政法律层面来讲,公职人员这样的行为违反了公职人员的职业操守和相关行政纪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相关规定,会给予其相应的政务处分,比如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对于被胁迫、唆使的人来说,如果面临这样的情况,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比如聊天记录、录音、证人证言等。然后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如公职人员所在单位、纪检监察机关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