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格式合同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我最近签了个合同,对方给的是格式合同。我不太懂这方面,就怕里面有啥坑。想知道格式合同一般会存在哪些法律风险,我好提前留意一下,避免自己的权益受损。
展开 view-more
  • #格式合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格式合同,通俗来讲,就是一方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好条款,并且在订立合同时没有和对方商量的合同。像我们平时签的保险合同、购车合同等,很多时候都是格式合同。虽然格式合同能提高交易效率,但也存在一些法律风险。 首先是不公平条款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有些商家可能会利用格式合同设置一些对自己有利、对消费者不利的条款,比如减轻自己的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等。例如,在一些旅游合同中,可能会规定旅行社对行程变更不承担责任,这就明显加重了消费者的风险,而减轻了旅行社的义务。 其次是免责条款的风险。格式合同中常常会有免责条款,即免除或者限制提供格式条款一方责任的条款。《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比如,在一些健身俱乐部的入会合同中,可能会有“会员在健身过程中发生任何人身伤害,俱乐部概不负责”的条款,这种不合理地免除自己责任的条款是无效的。 再者是解释不明确的风险。当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时,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八条规定,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如果格式合同的条款表述模糊不清,在发生纠纷时,法院会倾向于作出对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利的解释。比如,在一份房屋租赁合同中,对于“维修责任”的表述不明确,到底是房东负责还是租客负责不清楚,那么在出现维修问题时,法院可能会作出对房东不利的判决。 最后是未遵循特殊程序的风险。对于一些涉及公共利益或者消费者权益的格式合同,法律可能会规定特殊的订立程序。如果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没有遵循这些程序,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例如,在一些公用事业的格式合同中,可能需要经过听证等程序,如果没有履行这些程序,合同的效力就会受到影响。 总之,在面对格式合同时,我们要仔细阅读条款,对于不理解或者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要求对方解释说明。如果发现格式合同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要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