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判决撤销有哪些法定情形?
我之前打了一场民事官司,法院已经作出了判决。但我觉得这个判决存在一些问题,想了解在哪些法定情形下,这个民事判决可以被撤销,好看看自己的情况符不符合,不知道相关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里,民事判决撤销指的是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因为某些法定的原因,通过特定的法律程序被取消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判决撤销的情形做了相关规定。第一种常见情形是,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这就好比盖房子的基石是假的,那整个房子就不稳。如果法院依据的关键证据是被伪造出来的,这样得出的判决就缺乏事实基础,是可以被撤销的。比如在合同纠纷中,一方伪造了合同签字,以此作为证据获得了有利判决,当真相查明后,这个判决就可能被撤销。 第二种情形是,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法律就像一把尺子,用来衡量案件的是非曲直。要是在判决时用错了尺子,那结果肯定不准确。例如在一个侵权案件中,本该适用侵权责任编的法律条文,却错误地适用了合同法的条文,这种情况下判决就可能被撤销。 还有,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审判组织的合法组成和审判人员的公正参与是保证审判公平的重要前提。如果审判组织组成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该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这样的判决也可能被撤销。 另外,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也可以作为撤销判决的理由。打官司讲究双方都有说话的机会,如果因为不是自己或者代理人的原因,导致自己没能参与到诉讼中,那判决结果可能对自己不公平,这种情况下可以申请撤销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