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当事人就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有哪些?


在我国,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当一方当事人订立合同时,需要明确一些主要条款,这些条款对于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和维护双方权益至关重要。 首先是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这就好比是给合同双方“对号入座”,确定合同是在哪些主体之间签订的。例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要明确卖方和买方的具体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等,这样才能清楚合同的权利义务主体是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明确将其列为合同的主要条款之一。 标的也是合同的核心要素。它是合同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可以是物、行为或者智力成果等。比如在货物买卖合同中,标的就是具体的货物;在服务合同中,标的就是所提供的服务。明确标的,才能让合同双方清楚交易的具体内容。 数量条款不可或缺。数量是对标的的计量,准确的数量约定能避免在交易中产生纠纷。例如,在购买建筑材料的合同中,要明确材料的具体数量,如多少吨钢材、多少立方米木材等。如果数量约定不明确,在履行合同时就容易出现争议。 质量条款也很重要。质量是对标的的品质要求,它关系到合同目的能否实现。比如购买电子产品,要明确产品的型号、性能、质量标准等。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价款或者报酬是合同中关于交易价格的约定。在买卖合同中是价款,在服务合同中是报酬。明确价款或者报酬的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能保障交易的公平和顺利进行。例如,在购房合同中,要约定房屋的总价、首付金额、贷款金额以及付款的时间节点等。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也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履行期限是合同履行的时间范围,履行地点是合同义务履行的地点,履行方式则是完成合同义务的具体方法。这些条款的明确有助于双方合理安排履行合同的工作,避免因履行方面的问题产生纠纷。 违约责任条款用于约束合同双方遵守合同约定。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形式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通过约定违约责任,可以增强合同的约束力,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 解决争议的方法也是合同的主要条款之一。当合同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解决争议的方法,能在争议发生时快速确定解决途径,提高解决争议的效率。 综上所述,一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全面、明确地约定这些主要条款,以保障合同的合法有效和顺利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