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是为了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制定的法律。以下为你介绍其主要内容。 首先是总则部分,它明确了国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使公民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并且规定了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确定了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学校国防教育方面,该法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国防教育。 社会国防教育方面,国家机关应当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国防教育。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职工教育计划,结合政治教育、业务培训、文化体育等活动,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社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结合征兵工作、拥军优属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对居民、村民进行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的保障部分,规定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展国防教育所需的经费,在本单位预算经费内列支;企业开展国防教育所需经费,在本单位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同时,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财产,资助国防教育的开展。 最后,法律责任章节明确了违反本法规定,拒不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上级机关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造成恶劣影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挪用、克扣国防教育经费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归还;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