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销售收入造假的主要路径有哪些?
我买了几只股票,担心买到销售收入造假的上市公司股票。我想了解下,上市公司销售收入造假一般会通过哪些主要路径呢?知道这些我就能多留个心眼,避免踩雷了。
展开


上市公司销售收入造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它欺骗了投资者,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造假路径。 虚构交易是比较常见的造假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根本没有发生真实的销售业务,却编造出销售合同、发票等一系列文件,以此来虚增销售收入。比如,公司可能会和关联方签订虚假的销售合同,制造出产品已经销售出去的假象,但实际上产品还在仓库里,并没有真正实现销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虚构交易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 提前确认收入也是常用的造假方法。在会计核算中,收入确认是有严格标准的,一般要满足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购货方等条件。但有些上市公司为了粉饰业绩,会在不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就提前确认收入。例如,公司与客户签订了销售合同,但产品还未交付,按照规定此时不能确认收入,然而公司却提前将这笔销售计入了当期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有明确的规定,提前确认收入违背了该准则。 另外,通过调整销售退回政策来造假也时有发生。正常情况下,销售退回是很常见的商业现象,公司应该按照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情况进行会计处理。但有些上市公司会在会计期间结束前,不合理地调整销售退回政策,减少当期记录的销售退回金额,从而虚增销售收入。这种行为同样违反了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 上市公司销售收入造假的路径多样且隐蔽,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要保持警惕,仔细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和经营情况,避免遭受损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