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最多能减多少,适用减刑的情形具体有哪些?
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减刑的限度以及适用减刑的情形。
首先,关于减刑的限度,不同刑罚类型有不同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举个例子,如果某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那么他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5年。
其次,适用减刑的情形分为可以减刑和应当减刑两种。可以减刑的情形,依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这里的“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等四个方面的情形。“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的;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较大贡献的。
应当减刑的情形,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如果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也就是说,当犯罪分子出现这些重大立功表现时,司法机关必须给予减刑。
综上所述,减刑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条件限制的。犯罪分子想要获得减刑,就需要在服刑期间遵守监规,积极改造,争取有立功表现。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客户欠货款不给能要回来吗
廉租房中途不想住了能退钱吗,相关规定是什么
欠债太多无力偿还上征信该怎么办?
哪吒汽车融资租赁合同有哪些要点?
道路交通事故人员受伤该怎么处理?
国家安全规定中公民和组织拥有哪些权利?
交通违法处理期限是多长,没处理怎么办?
电业局所长有权利去居民家录视频吗?
监外执行的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企业可以只交医保吗?
医保怎么停交然后交职工医保?
社保明细怎么打印出来?
拆迁案件是否属于不动产案件?
财产协议怎么写?
农村土地转让流程是怎样的?
猥亵行为的民事赔偿是怎样的?
标错价格构成重大误解是否可以起诉?
房屋租赁合同违约金比例是多少?
合同中可以同时约定违约金与赔偿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